全球旅遊業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呈上升趨勢,預計還會持續下去。事實上,旅遊業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中國、法國和美國將成為國際遊客的主要受益者。
導致全球旅行驚人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們越來越重視旅行並更多地了解不同的地方和文化。而全球旅遊過程中的障礙首當其衝的就是語言,所以做好旅遊翻譯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旅遊翻譯有其自身的特點,處理旅遊文本也有必要用到一些技巧,下麵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常用技巧。
1. 適當增添
由於地域、曆史、文化背景不同,兩個民族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對原文中一些帶有原語文化色彩和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就可以添加解釋性翻譯,避免譯語讀者的誤解甚至不解,做到內外有別。例如:
例1. 林子的邊上原來有一個洞,傳說白娘子曾經在這裏修煉。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
在旅遊翻譯中,傳統節日也經常需要類似的解釋性翻譯。特別是當遊客對傳統節日、風土民俗很有興趣時,節日的來曆和習俗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補充內容。
比如傣族的“潑水節” 就可以譯作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an imp ortant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each other ;
“端午節”也可以譯作Dragon Boat Festival—a festival to memorize Quyua—a famous poet and statesman of Chu Kingdo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o finally killed himself by plunging into the Miluo Rive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the year BC 295 ) 。增加解釋性的語言,可以讓讀者更直觀地了解陌生名詞內在的含義。
2. 適當刪減
中國人在描寫完一個景色之後,常會引用一段名人的話或者中國古詩作驗證,這樣會讓讀者或聽者加深印象,並從中得到藝術享受。可是這類補充性信息對外國人和譯員來說,卻往往是不大不小的負擔。在旅遊翻譯時,如果沒有特別目的和要求,這樣的文字常可刪去。
比如在一個上海桂花節的文字介紹中有這樣一段話:
例2. 這裏有滿樹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氣襲人的銀桂;紅裏透黃、花多味濃的紫砂桂;花色似銀、季季有花的四季桂。各種桂花競相開放、爭妍媲美。進入桂林公園,陣陣桂香撲鼻而來。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原文中對各種桂花的名稱和特點作了詳細介紹,詞藻華麗、句式整齊,讀起來讓人身臨其境、沁人心脾。但對現場翻譯來說,費盡心思去翻譯這些詞句顯然是得不償失。試想一下,在那繁花似錦的桂林公園裏,還有什麼溢美之詞可以比得上那桂香宜人的自然之美?這裏的譯文就將四種桂花的名稱全部略去不提,描述語言也高度概括,雖然在修辭效果上有一定的損失,但在口譯實踐中卻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
3. 適當改寫
在旅遊翻譯中,有些名詞、術語是該國家或該地區特有的,如果直接按字麵翻譯,遊客根本聽不懂, 這時就不得不改變說法。例如,在成都武侯祠的介紹中有這樣的句子:
例3. 劉備章武三年病死於白帝城永安宮,五月運回成都,八月葬於惠陵。
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 at present-day Fengjie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was buried here in the same year.
這句話想讓普通的外國遊客弄明白並非易事,其中的“章武三年”和“白帝城”就是兩個難點。如果不是對中國曆史有相當的了解,這裏的時間和地點都毫無意義,不妨考慮改變說法,換用公元紀年和今天的地名,同時略去較為次要的“五月運回成都”。
旅遊翻譯的常用技巧
1. 適當的增添
由於地域、曆史、文化背景不同,兩個民族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對原文中一些帶有原語文化色彩和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就可以添加解釋性翻譯,避免譯語讀者的誤解甚至不解,做到內外有別。例如:
例1. 林子的邊上原來有一個洞,傳說白娘子曾經在這裏修煉。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
這句話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譯,可譯作: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這樣的譯文外國人也能看懂,但很可能產生不解:中國的懷特太太是誰?為什麼會在一個不足一平方米的洞裏修煉?添加了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遊客不但容易理解,還會對傳說故事有所了解,從而提高了旅遊興趣,加深景點印象。在實踐中甚至還不時見到譯員將整個故事進行介紹的情形。
在旅遊翻譯中,傳統節日也經常需要類似的解釋性翻譯。特別是當遊客對傳統節日、風土民俗很有興趣時,節日的來曆和習俗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補充內容。
比如傣族的“潑水節” 就可以譯作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an imp ortant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each other ;
“端午節”也可以譯作Dragon Boat Festival—a festival to memorize Quyua—a famous poet and statesman of Chu Kingdo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o finally killed himself by plunging into the Miluo Rive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the year BC 295 ) 。
2. 適當的刪減
中國人在描寫完一個景色之後,常會引用一段名人的話或者中國古詩作驗證,這樣會讓讀者或聽者加深印象,並從中得到藝術享受。可是這類補充性信息對外國人和譯員來說,卻往往是不大不小的負擔。在旅遊翻譯時,如果沒有特別目的和要求,這樣的文字常可刪去。
比如在一個上海桂花節的文字介紹中有這樣一段話:
例2. 這裏有滿樹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氣襲人的銀桂;紅裏透黃、花多味濃的紫砂桂;花色似銀、季季有花的四季桂。各種桂花競相開放、爭妍媲美。進入桂林公園,陣陣桂香撲鼻而來。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原文中對各種桂花的名稱和特點作了詳細介紹,詞藻華麗、句式整齊,讀起來讓人身臨其境、沁人心脾。但對現場翻譯來說,費盡心思去翻譯這些詞句顯然是得不償失。試想一下,在那繁花似錦的桂林公園裏,還有什麼溢美之詞可以比得上那桂香宜人的自然之美?這裏的譯文就將四種桂花的名稱全部略去不提,描述語言也高度概括,雖然在修辭效果上有一定的損失,但在口譯實踐中卻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
3. 適當的改寫
在旅遊翻譯中,有些名詞、術語是該國家或該地區特有的,如果直接按字麵翻譯,遊客根本聽不懂, 這時就不得不改變說法。例如,在成都武侯祠的介紹中有這樣的句子:
例3. 劉備章武三年病死於白帝城永安宮,五月運回成都,八月葬於惠陵。
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 at present-day Fengjie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was buried here in the same year.
這句話想讓普通的外國遊客弄明白並非易事,其中的“章武三年”和“白帝城”就是兩個難點。如果不是對中國曆史有相當的了解,這裏的時間和地點都毫無意義,不妨考慮改變說法,換用公元紀年和今天的地名,同時略去較為次要的“五月運回成都”。
二、 旅遊翻譯中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
1. 語言和文化差異
語言和文化差異在旅遊翻譯過程中應該引起充分重視。不同國家的語言、風俗、興趣等多有不同,在旅遊翻譯中應該細心甄別、求同化異、查漏補缺。
就語言差異來說,忽視的後果就是產生Chinglish。事實上,在旅遊翻譯領域這個問題十分嚴重。例如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熱烈歡迎……”被譯成“Warmly welcome…”。雖無語法錯誤,但聽起來卻很是別扭,不如改為 “A warm welcome to…”。“小心路滑”有人譯為 !“Notice: The roads are very slippery ” 這就不符合英文的標語習慣,可以改為“Slippery Road (Be Careful )!”。如果是室內,還可改為“Caution:Wet Floor!”
文化上的差異和缺失也往往是翻譯的難點,弄不好還會在無意中得罪了客人。最有趣的是living guests, 這是一家酒店通知上對“住宿的客人”的表達。談到這個表達法之前,我們先來聽段對話,是一位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和一位來校參觀的美國旅遊者的談話:
Student: Where do you live? (學生:你住在哪兒?)
Tourist: I live in California. (旅遊者:我住在加利福尼亞州。)
Student: … Where are you staying? (學生:…… 你呆在哪兒?)
Tourist: I’m staying at the International Hotel. (旅遊者:我呆在國際飯店。)
對話中這個學生很快意識到live 和stay 的區別而改口。他原來想知道對方住那個飯店,但由於漢語中表示長期定居的“住”和短期逗留的“住”是一個字而受到幹擾。所以,要指出是“住宿的客人”,應用staying guests, 即使酒店裏有長期居住的客人也不該用living guests,因為它還表示“活著的客人”。
文化上的缺失比如“秦始皇”僅僅譯成Qin Shihuang, 可能外國遊客就無法理解,如果適當補充曆史背景,增譯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the year BC221.”就更能被外國遊客所理解。
2. 切忌望文生義
如果懶於思考,隻看文字的表麵意義,不管景點的實際情況,或者根本就不懂相關的知識都可能造成錯誤的結果,給外國遊客造成錯誤印象,甚至影響到景點的形象。
例如“草堂寺”中的“草”就有人簡單譯成straw,給人的感覺是這個cottage全是用straw建的,沒有別的材料。其實我們知道,這種茅草屋隻有房頂是用茅草覆蓋的,所以不妨將其譯成thatched cottage 更好一些。
又如第一節提到的“桂林公園”,其英語譯名至少有“Guilin Park”、“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和“Laurel Park”三個,哪一個更好呢?首先,句中提到的公園位於上海徐彙區的漕寶路桂林路,顯然第一個名字會讓人產生誤解,以為是在桂林。再看後兩個譯名:細究起來,Sweet Osmanthus指木犀科的“桂花”, Laurel則是樟科的“月桂”,是兩類完全不同的植物。根據實際情況和後文的品種描述,可以斷定第三種譯法也是錯誤的。
再如有遊客談到一次去New Otani(長富宮)飯店,進門後問一位接待員:Excuse me, where’s the restroom? 她毫不猶豫地手一指,遊客抬頭望去,原來是擺著沙發椅的供客人休息會客的地方。顯然,這位接待員沒明白我要去的不是休息室,而是廁所,用restroom取代toilet聽上去很委婉;有些美國人還稱廁所為comfort room, 這不僅委婉,而且詼諧。公關場所的休息處是lounge 或lobby.
3. 相關知識的積累和準備
旅遊翻譯既屬於口譯範疇,又不同於一般的口譯,它涉及多種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天文地理、風土人情、傳說典故、詩詞歌賦等等各方麵,因此對譯者的要求很高。
早年曾有一名翻譯人員不明白“釋迦牟尼涅磐”這個圖片中的“涅磐”二字,一位隨行人員告訴他“簡單的說,就是釋迦牟尼逝世的意思。”於是他就將此圖片說明譯作“Sakyamuni passing away”。而實際上,涅磐並不僅僅是pass away,而是佛教中用來指一種生死輪回之後獲得的精神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涅磐是梵文Nirvana的音譯。
還有,在一般的導遊活動中,“碑林”可以譯為“Forest of Stone Tablets”,麵對考古專家時也可以選用更為艱深的“Forest of Steles”。因為Steles是希臘考古學方麵的一個詞,專指刻有文字或圖案的石板、石柱。普通的旅遊者幾乎都不知道這個詞。甚至有一位澳大利亞的語言學專家看過西安碑林的畫冊和導遊詞後也指出,stele 這個詞他是借助詞典才知道的。這樣的譯文雖然更忠實於原有名稱,但極少有人能懂又有何用?
由此可見,旅遊翻譯不但要力求準確、充分體現原語的信息及語言風貌,更要起到擴展知識、激發興趣的作用。因此,在旅遊翻譯中必須考慮聽眾的表達習慣和接受能力,並盡可能地讓譯語體現出原語的概念和意象。